2025年10月18日晚,P站
“法学名家”讲座在P站
法学楼A428会议室举行。南京大学P站
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彭岳以“法学科研项目的撰写和申报”为题展开分享。本次讲座由P站
范冰仪老师主持,P站
部分教师参加了此次讲座。

讲座伊始,彭岳教授指出,社科项目的选题应当做到“知行合一”,兼具构成性和规范性。社科项目的选题应当以实践为导向,以理论为抓手,根据国家政策和社会实践的需求对研究课题予以确定。随后,彭岳教授向与会青年学者介绍了社科项目申报中寻找“构成性”理论和构建“规范性”理论的模式与步骤。彭岳教授指出,在“构成性”理论确定的过程中,对理论的总结应当以学术史的视角展开,梳理项目相关的特定理论的源起、争议和流变。通过韦伯的理性媒介模式以及行为功利主义模式,可以实现事实与价值之间鸿沟的跨越,解决法学研究中的“休谟难题”。对“规范性”理论的构建应当依本体论、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步骤顺序进行。最后,彭岳教授总结了社科项目选题的评价要素。对社科项目选题的评价,主要关注选题的意义与价值、选题的重点和难点、对命题及其论证的创新与贡献,以及是否存在有价值的前期成果以实现对选题的可持续性研究。


在互动和提问环节,现场的青年学者向彭岳教授积极提问,现场气氛活跃。彭岳教授对青年学者们的问题进行了耐心、细致地解答。会议最后,范冰仪老师指出,彭岳教授对社科项目的申报进行了非常透彻地讲解,并感谢彭岳教授在讲座中向与会青年学者们奉上的学术盛宴。
摄影:丁功沛
文稿:潘柳霖